新媒体未来前景怎么样 该怎么做

大旗号 时间:2021-09-23 来源:知乎作者:知乎课堂发表评论

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,你可能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

是什么开始让你想做新媒体?

打算怎么做?

你希望它能带给你什么?

能一直坚持下去吗?

新媒体唱衰从微信没起来时,就一直存在,但真正花时间、花精力做新媒体的人,其实根本无暇顾及,有的也早已赚的盆满钵满。先来看几组数据:

2020年全国新媒体运营平均薪水

上图是 2020 年新媒体运营近一年平均工资 7.3K/月,2019 年 - 2020 年增长 16%。时间线拉长来看,每年都有增长趋势。

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发出一条招聘信息,阅读量达到 10w+,具体内容是:

来源: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

消息一出,很多网友们都评论:感觉人民日报越来越亲民,居然发招聘,厉害了,伯乐找马……

其实,早在 2017 年,人民日报就推送过类似岗位的招聘信息,而当时的年薪是 38 万,直至今年新媒体运营相关岗位年薪涨到 42 万 - 54 万,比之前高出 4 万 - 6 万。

可见,新媒体职位的市场需求依旧是大于供给的。当然这不是让你盲目加入新媒体阵营,只是想告诉你新媒体是有市场的,否则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人一边喊累,一边吐槽,却还是奋不顾身地做新媒体。

同时也很好奇,那些说「新媒体不行」「新媒体不赚钱」的人,怕是自己不读书、不看报、不爱学习、不思考的「四不青年」?

举几个例子,看看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:

第一志愿的大学没考上,第二志愿的专业没得选,又不甘心每天混日子,无奈整天只能刷手机、看视频、逛微博,找找有没有好的转型机会,可是网上骗子那么多,自己的能力又有限,无法分辨。

毕业出来工作,对现在的公司不满意也不满足,公司给自己的提升空间越来越小,老板给的机会越来越少,是自己的问题?还是公司的问题?

物价一直涨,薪水不见涨,工作状态滞留在舒适区,身边人年复一年过得比自己好,开始焦虑,要不要改变现状?怎么改?

2020年,世界按下了暂停键。很多人被迫降薪,很多人被迫下岗,很多人找不到工作。然而,房贷没有减少,车贷没有减少,信用卡没有减少。这一年,你过得怎么样?

经过一系列重创,有的人坐以待毙,有的人华丽转身,迅速适应新的领域,开启新的人生。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呢?偷偷告诉你,转身的那些人很早就开启了副业。 即使今天公司倒闭,工作做的不开心想辞职,他们都!不!怕!

你问:难道真的有工作不丢,投入成本少,产出价值大,顺便提高自我的副业?

答:有!新媒体写作 就是这样

写作,我们不陌生,可以说是从小接触,但对于新媒体写作,大多数人的认知概念其实并不清晰。接下来就以我的自身经验细说一下:

概念

新媒体写作就是有针对地对内容进行挖掘,通过写作技巧吸引读者眼球,进而提高阅读黏性。需要强调的是,新媒体写作不同于文学写作,门槛并没有那么高,普通人一样能做新媒体,也一样能写出高赞文章。关键是,你要练习并不断输出文章。

好处

时间自由

写作很自由,和你的工作生活并不冲突,时间自己安排,靠能力决定收益大小。这种自由要不要?

2. 增加知识量

写作会倒逼输入新的知识。有时候你想表达一个观点,冥冥知道用几个字就能概括表达意思,可就想不起来,然后你只能用复杂的语言在搜索引擎里坑坑洼洼地敲字,刚好跳出来的答案,是你心中所想。这种收获要不要?每天积累一点,坚持阅读,坚持输出,时间一长就能积微成著。

正如《向上生长》中所说:「一个人的知识大规模地积累,到一定程度以后,会出现涌现效应。这就跟冲厕所时会出现一个漩涡一样,单个分子没有漩涡这个属性,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有了。」

3. 别人拿不走的隐形财富

以前说「专才」重要,可自从互联网崛起后,「通才」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。从综合能力竞争来看,你掌握的技能越多就意味着你的竞争优势越明显。写作是职场的「硬通」技能,一个不会表达,不会写作的人,在工作中无疑是受限的。

仔细想想这些组合:创业者会写作;程序员会写作;策划会写作;销售会写作;经纪人会写作……

每一种身份与写作相加,职业属性获得加持,个人能力放大,公司创收,薪资跟着涨。这种能力要不要?

4. 变现

最快乐的事,莫过于喜欢做的事,刚好也可以赚钱养自己。现在写作的变现渠道很多,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头条、百家号、知乎都可以。但也需要注意一点,好好研究各平台调性,熟悉规则,投稿更有针对,才更方便获取用户。

怎么做?

很多人纠结要不要报课,说白了,写作就是「个人自律」的问题。无师自通的人有没有,有。但大多数人都不是天赋型人才,只能脚踏实地练起。特别是我们这种自律性没有那么强的人,有人指导、有人监督会少走很多弯路。

如果你的自律性不强,又对写作知之甚少,建议你先听听知乎官方的优惠课程,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一下,尝试根据老师的方法,找到自己的定位,这要比自己摸索来的更快、更有效。 我把链接放在下面,大家自取:

这里强调一下,写作是输出的过程,报不报课,你都得花时间练习写作。这里也分享一下我的听课心得:课程包含如何写故事,碎片化写作,商业软文,时评,短视频脚本等模块,内容丰富,老师也很专业,而且讲课很有趣味。

当然,如果你不想报课,也想尝试新媒体写作,那怎么做呢?我分享几个平时练习的方法:

第一,先从少量输入开始

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写,可以尝试每天看 10 分钟的内容,文章、书都行,看完马上开始写,把刚才看过的内容,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,先不要管错别字语病,写完后再慢慢修改。这个就跟画画练速写一样,得先找手感。

如果你不喜欢文字阅读,那就看视频,两种学习方式都可,但无论哪种事后都要复盘,养成习惯。

很喜欢王瑞恩老师教的一个金句:「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」意思是说,想要弹琴成曲,必要先不断操练;想要精准识别好的器物,起码也得观摩成千上百的普通兵器。写作也是如此,想要写出好文章,先得从训练开始。

第二,每日打卡

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工具,记录每天学习或者工作内容。

2. 网上也有写作打卡群,可以加入他们,一天一个小命题,带着目标写作,也不会觉得乏味。

3. 知乎问答也是不错的输出领域,每天定个目标,回答几个问题,写多少字。

比如刚开始,找一个你擅长的问题回答,不低于 300 字/篇,慢慢地,每天增加 3 个问题,不低于500 字/篇,不急于求成,一点一点增加目标。其实有时候写着写着,字数在你不经意间会超出你的预期,写完会有大大的成就感。

诚如巴菲特所言:「一个小小的雪球,从漫长的雪坡上往下滚,越滚越大,加速度、冲击力、规模都呈现出加速度的扩张,只需要每天不停地往下滚,日积月累,必有所成。」

第三,金句随手摘抄,分享心得

当一本书泛读的时候我觉得还不错,我就精读,对于书中让我眼睛发光的语句,我就记下来。也会尝试写一些心得,顺便练练手。有一个大神说过,不用刻意追求阅读书本的数量,一本书在一定时间里反复多读几次,带来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。

第四,跳脱自己的世界,不要做茧的蚕

我之前只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,这也导致我一开始听王瑞恩老师的课比较吃力,因为老师讲课的知识面很广,很多没听过,也有些难理解。现在知道这样不好,毕竟知识面越狭隘,写出来的东西越难有共鸣,变现就更别想了。

所以现在为了写作,我开始主动看一些其他的平行世界在发生的事情,也会研究为什么有些内容能够引起大家的围观。

第五,控制自己的注意力

这是一个克服懒惰的问题。手机是夺取你注意力最大的电子鸦片。我们身处碎片化的环境,大神都有自己的「认知树」,碎片的知识随时挂在树上就好。如果你是青铜,前期更需要充分学习,打好基础,同时塑造自己的「认知树」。

我在上班以外的时间,手机消息就开启静音,保证至少 2-3 个小时的完整时间,用来学习。

写在最后

虽说现在很多人喜欢刷短视频,视频相对文字,更具有普适性,很多人看字很吃力,但文案依旧是视频的灵魂。说的再直白点,视频不能没有文字的支撑,好的文案不仅能添砖加瓦,更能传达创作者的核心观念。有深度的视频,必然文案是深邃的。

同时,你也会发现:一个文案好的作者转型做视频不大费力,相反,一个短视频团队转型做文案,就很吃力。 你可以去翻看抖音里百万千万粉丝的红人主页,基本上很少能看到有公众号的ID。反观先把公众号做大的,再转型做视频的大神,都还不错。

也许你说,能够变现的副业很多种,为什么我要选择新媒体写作。那我想说,文字内容的创作,除了能够训练思维,给人带来的想象力远远大于画面。比如我说紫色,那你会想是淡紫色、深紫色还是粉紫色。这时候我用一支彩笔,在纸上画出一种紫色,你就会很清楚的知道,原来是这个颜色的紫。这就是文字的魅力,你永远猜不到,同样的文字会有不一样的惊喜。

    来源知乎 回答作者知乎课堂,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。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网站留言RSS订阅违规举报 友情链接